很多家長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,一件事情反復給孩子交代了好多遍,發現他還是忘了。就像我們老師上課常說,這道題很重要,老師已經講了第六遍了,你怎么還是不會?
這時,我們面對了同一個困境,孩子不會聽,怎么辦?
仔細觀察,這些孩子都會有如下這些雷同的表現:
任憑旁邊的人給他說什么,他都“兩耳不聞窗外事”;
和別人交流時,總是不耐煩的東張西望,有時不聽別人把話說完就直接打斷,并開始自己的話題;
讀書或寫作業時,一丁點的聲音就會讓他轉移注意力;
上課聽講時,手里總要扣著點什么東西,一會看看這,一會看看那,會被外界的各種“小事情”而干擾;
老師交代的事情或布置的作業,回家永遠說不清,總有遺漏;
孩子的注意力主要分為三類,聽覺注意力、視覺注意力和觸覺注意力,以上這些情況,就是孩子的聽覺注意力沒有發展好,通俗的說,就是孩子不會傾聽。
孩子不會傾聽,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。
在我們的課堂上,可能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時間,都需要孩子認真傾聽,我曾經對我自己的一節新授課做過統計,在40分鐘的時間里,我說話的時間大概有12分鐘左右,學生說話(回答問題或小組內交流)的時間大約有15分鐘左右,其它學生說話,孩子同樣也要聽。也就是說,一節課,大概25分鐘左右需要孩子認真傾聽,我平時的課堂是相對開放的,有些老師課堂講授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。
對于那些不會聽講的孩子來說,他們的成績可想而知,即使憑借一點基礎,在低年級時能跟得上,到了三年級,隨著知識加深,他的成績一定會直線下降。
“雙減”政策一直在喊提質減負,這是看似自相矛盾的兩個目標,我覺得做好兩點至關重要:一是提高課堂學習質量,二是提高作業完成的質量。
的確,提高課堂教學質量,關鍵在教師,但一桌滿漢全席擺在面前,吃多少、吃什么,就全靠孩子了。所以,是否會聽講,變得尤其重要。
先給大家介紹一個“聽覺注意力測試”小游戲,可以初步幫助我們判斷孩子聽覺注意力如何。
家長和孩子玩報數游戲,從1數到30即可,家長先在紙上寫下一串數字,從1到30,隨意、沒有規律的漏掉10個數字,然后正常說話語速讀給孩子聽,孩子每次發現漏數的數字就拍手示意。
如果孩子的聽覺注意力不理想,我們該怎么辦呢?下面介紹的這些小游戲,都是我們在生活中隨時可以帶著孩子玩的,既玩得開心,又能提高孩子的聽覺注意力。
01
跟我一起打節奏
,時長01:00
以拍手、跺腳、拍桌子等形式拍打出節奏,有快慢的變化,家長拍出節奏后,孩子模仿拍出同樣的節奏,如:噠噠噠(慢)-噠噠(快)-噠噠噠噠(慢),起初不要太長,等孩子能夠明白要求后,就可以加長節奏了。玩這個游戲的時候,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,認真聽、用心記,然后再演繹出來,強化他們聽覺注意力的時間。
以前我們學校對一年級新生入學前面試,都會設計這個活動,用以測試孩子的聽覺注意力,很多孩子是不能一次就準確模仿拍出分為四部分的音節的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newsgam.com/zuixinpingce/432483.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!